◎自畫像
文/ 黃玉龍
我脆弱
傷痕文學的每個字,都是
射向我的催淚彈
我傷感
一部悲劇的情節(jié)和柔腸的故事
會輕易割斷我的淚腺
我心軟
乞討者可憐的謊言,會讓我
揣著零線的衣袋底朝天
我較真
半句感動,或者傷情的話
我會從黑發(fā)記到白頭
我膽小
黑暗中的貓與我對視三十秒
我會毛骨悚然拔腿而逃
可是從小到大,許多次
我曾咬破嘴唇,走出
無助的夜色曠野和生活絕境
從記事到如今,記不清
多少次和死神擁抱
稀里糊涂,我也活了下來
一生的日子,我獨自一人走過
很長很長崎嶇的路,沒有人知道我的淚如何流進肚里
生活是尖硬的刻刀
心的強度和生命的硬度
是從柔情的淚水中淬的火
◎出生
文/黃玉龍
一張發(fā)黃的照片
兩根,又黑又粗又長的辮子
美麗有神的大眼晴
六十多年前的母親
懷我時的留影
待在一起時,母親
看我
眼睛總是笑的
我會想起
春日的太陽
去年以來,母親看我常愣神
攥緊她鑄模一樣的雙手
聽她嘮叨
顛倒的話語
割裂我的心房
叫一聲媽
淚水成
三月的溪流
我出生時,母親
闌尾穿孔
◎記憶
文/ 黃玉龍
總是忘不了,每年
這個時節(jié),摘幾根柳條
清明節(jié)一大早,父親
帶著我去看祖父母
要走很遠很遠的路
坑坑洼洼的土路,連著
碧草連天的小路
前一天夜里,全家人會用
棒槌當做榔頭
左手握住空心小鐵管,裁出
小小的四方四正的草紙
中心位置和上下左右,敲打出
銅錢一般的印跡
還有,金黃色的紙
折疊出工藝品一樣的圓寶形狀
常常要到深更半夜
雞叫頭遍,一轱轆打鳴聲中下床
挎著燒給祖輩的紙錢
行進在黎明前曙光朦朧,通往
斷魂的郊外
直到,做了父親
帶著我的影子
改乘汽車
跪在昨天,我跪過的地方
不是黃土地
是冰冷堅硬四方水泥中的父親
厚厚的孝心焚完,靜默
灰燼化為
縷縷青煙,騰空
感恩
◎開竅
文/黃玉龍
人聰明與否,生來都是一樣
有人說,人生的學習階段
有三次開竅的黃金期
一次是幼兒時的二至三歲
第二次是兒童時期的三年級
再次,是少年時光的初二階段
錯過一,不可再錯過二三
錯過了,日后
愚笨和聰明就涇渭分明
而我
幼時饑不裹腹
童年時書包裝滿紅色風暴的記憶
少年學堂的路
連接油漬的車間和田間地頭
所以,長這么大我都沒有
開過竅
現(xiàn)如今,老了以后
突然覺得
自己好像開竅了
要不然,我怎么會
把笑意天天寫在臉上
◎淮河,陽光下我近距離撫摸你
文/黃玉龍
立夏前的兩天
古老的淮南古鎮(zhèn)盡頭
淮河,躺在陽光下
千里,以急行軍的速度
我趕來
帶我故去的父輩趕來
他是清理好你的傷口,然后
依依不舍,帶著你的氣度
去了江南
從此,血液中有了你的身影
有著和你一樣的脾氣
再想看你未能成行
面向北方
一滴清淚,成了永恒的
牽掛
顛簸的汽車揚起塵土
突然覺得,你就是我的主動脈
我每根血管的源頭
我是淮上子弟,要不然
水邊長大的我看到你的剎那
我用手緊緊捂住快要跳出來的心
終于見到生養(yǎng)我的親娘
飽經(jīng)滄桑的額頭
無數(shù)條憂傷與快樂由西向東流去
我閉上眼情,彎下腰身
深深一吻
轉(zhuǎn)身
匆匆踏上回程
從此
淮河流經(jīng)夢鄉(xiāng)
◎睡和醒
文/黃玉龍
一閉,乾坤屏息
一睜,月清日朗
眼閉上就是一生睜開便是來世
黑夜里眼睛閉上
不牽不掛
天空醒著的時候我睜開眼睛
一切是熟悉的又是陌生的
輪回,在時間的船上此岸彼岸泅渡
我在白天黑夜中捉著迷藏
我們因為有記憶
天天在有與無之間
生命在涅槃,在日落日出中轉(zhuǎn)換
晝夜都在經(jīng)歷生死演練
假如閉上眼不再睜開
不知道是來過,還是沒來過
冥冥中,我認得了舍得二字
遙遠的遠處
依稀傳來高鐵上動車汽笛孤獨的鳴笛
與黑夜一角的秋蟲對話
還沒聽到清晨鳥叫
已經(jīng)有人在有意無意大聲清著嗓子
◎大客車儲備箱蓋
文/黃玉龍
大客車停在路旁
儲備箱蓋打開,象一個
張大嘴巴的老人無牙的口
我站在它的一旁
為結(jié)伴而行的同伙們
朝空洞洞的里面,賽進
大大小小型狀各異的行李箱
好一陣忙活
忘記是鉆在必須躬身低頭的地方
直起腰板的時候
頭顱撞在尖硬鐵質(zhì)的車箱蓋拐角
疼的閉上雙眼,本能
伸手捂住頭頂
輕輕一摸,放在睜開的眼前
手指上一抹鮮紅的血液
嘴比鐵硬,內(nèi)心
卻是秋天樹上熟透吊掛的紅柿子
已碰不得
◎紅梅
文/黃玉龍
胸中烈火
觸化一片雪原似的白紙
激情
染紅天邊夕陽
仿佛是祖母的大竹扁
篩出山間朵朵殷紅
夜色作墨
錯落在歲月鋪就的畫卷
近觀遠看
那是血液澆灌綻放的生命
香馨無數(shù)苦寒的冬季
它分明聽到
春天
匆匆的腳步
◎崗位
文/黃玉龍
離開嘈雜的菜場
大的小的,兩手滿滿的塑料袋
中指食指勒的紅腫,生疼
進了家門,兩腳迫切甩掉廉價的涼鞋
栗褐色的木地板上游走兩條魚,傾刻
回過頭,已被夫人一網(wǎng)拖盡
坐回沙發(fā)
擰開電風扇
急切的風驅(qū)不走心頭煩熱
聚精會神操弄著掌中的手機
突然覺得
上眼皮千萬斤的沉重
昨天的雨,已停
夏日的風從客廳落地的窗口
不請自來
撩開窗簾
翻弄我白色 T恤的領(lǐng)角
肌膚感受縷縷涼風的愜意
茶幾上的蘭草愉快的擺動著腰肢
一切自然的東西都是美好的
幾朵白云在藍天上飄蕩
枝頭歡快的不知名的鳥鳴聲悅耳動聽
我在沙發(fā)上開始迷糊,突然聽見
樓下,放學的孩子們大聲的說著話
擁堵的校門路邊的窄道,幾乎都是
貼薪型全職嫡系保姆的電瓶車、汽車
伴著老少無所顧忌的說笑聲。抬腕看表
驚彈而起,老伴早已去了學校
敢緊扎上圍腰就位。中國式老人
樂此不疲逢人關(guān)不上話夾子的崗位
◎我是草和葉,爛在哪里都一樣
文/黃玉龍
退休,一片樹葉飄落。沒人在意
葉子從青綠到枯黃就像一個午覺而已
江南的稻米、水土
滋養(yǎng)一方生命的輪回
秋天,黃帝陵回來我又踏上尋根的路
走的那天早上,滿樹的掌聲響起
帶著問號走進江右瓦屑壩,溯源
我的姓氏,來自何方土地
鄱陽湖的波濤述說
我身軀的骨骼外形血脈詮釋了北方基因
一千七百年前從中原洛陽遷徙江西
此后,瓦家壩渡口再別,各奔東西……
那一年
中秋節(jié)之夜
乘坐的“和諧號”輕快的鍍上一身的銀色
千里迢迢風塵仆仆,我的雙手
叩開,華夏文明的第一個大門
洛陽,認祖尋根
仿佛
我就根本沒有離開過這里
腳底板踏著每一塊青石
我像走在回家的路上,恍惚聽見
祖先唱著家譜上輩份韻律的久遠回音
真切地回蕩在古城巷道的晚霞里
陌生而又熟悉
親切卻又疏遠,目光尋覓先祖印記
走近虎頭山,洛陽偃師沒有忘記
撫摸聳入藍天的中原客家紀念碑
我南方的方言里怎地就蹦出親切的鄉(xiāng)音
奪眶而出的淚水是那洛河拍岸的浪花
我的笑容,黃河一樣純樸憨厚
言行和性格彰顯中原的秉性
一直以來未曾解讀祖輩酒里的話匣子
今天,終于明白
先祖當年背井離鄉(xiāng)從河南洛陽出發(fā)
血脈在這,根在這。卻原來我源自中原
我這一片發(fā)黃的樹葉終于知道來自何處
飄至洛陽吧,夢中也行
我就是華夏的草和葉
家園的泥土里,爛在哪里都一樣
◎ 芒種
文/黃玉龍
我的鐮刀,早已
銹跡斑斑
今夜仰望
星空那塊潔白的磨刀石般的月亮
雙眼與星辰焊接
我從心里翻出這把珍藏已久
不敢遺望的農(nóng)具
醮著門前一汪湖水,月牙上
輕輕地蹭磨這把鈍了刃的家什
我知道明天就要開鐮,不能耽擱
我要趕在
布谷鳥還沒有醒來,沒有
催我上路的清亮的呼叫之前
月光輕吻熟睡的麥海
田埂的腳步已生煙
頸脖上白里透黃的毛巾
擰擠出溪水
滿世界的麻雀匯聚田頭
仿佛
年年歲歲都是這般熟悉的面孔
背影追趕背影,回望
脫去了盛裝的麥地、稻田
直一直腰,笑顏
被夏日的陽光
燒烤成大雄寶殿中黑色的金剛
一把麥十粒米,度多少
缺衣少糧饑不裹腹的天下蒼生
還有老叟幼童不再無尊嚴的茍活
此后,北方的洪水南方的梅雨
都是我夢里祈禱卸不掉的牽掛
不能忘記,我們
收割和我們種下的曾經(jīng)和希望
我的信仰就這么簡單
父母和孩子快樂沒有憂愁和苦難
幾千年過來,起早貪黑都無怨言
◎小主人
文/黃玉龍
霜降時的九月九重陽節(jié)過后
庚子年農(nóng)歷九月初十日
秋夜
空中掛著和田仔玉的如意墜
月光穿透玻璃窗
產(chǎn)房手術(shù)室過道如夜晚的山村田畔
五雙眼睛的光束來回掃視雪白的墻壁
窗外,耀眼的星辰沉默不語
一聲脆亮的啼哭劃破了午夜寂靜的空氣
小公主,匆匆降臨了人間
她用哭聲向世界報到
江南金秋的夜色緊裹著幼小的生命
忙碌的新爸爸興奮,猛然起身
頭和鋼窗交戰(zhàn)
激動的浪濤拍打裂嘴的疼痛
不約而同,親家們喜悅的目光瞬間交接
漲潮的眸子載著月亮心中感念
母子平安、健康
上天恩賜我們捧回
浩瀚的夜空這顆閃爍的小小星辰
像金子一般
◎可能我們從此再不相見
文/ 黃玉龍
老岳母病重
一陣呼嘯的白風吹進臨省
著名的醫(yī)院搶救室
三天后
我匆匆趕到病床前靠近
她雙目緊閉
一團亂云似的頭發(fā)散落在白枕上
浮腫的面龐插滿了橡皮管子
數(shù)天前和我說笑的容顏,轉(zhuǎn)眼
面目全非已成煙云
恍惚隔世,我喉頭哽咽喚一聲
媽……
淚水如泉從山頭飛瀉
幾十年,難道
這就是以后的夢中常景
大腦中永恒的岳母雕像?
人生短暫,短暫的一時間無法接受
昨天的音容笑貌還藏在心頭
生命中的嘻笑怒罵競?cè)荒敲疵篮?/div>
如同一幅幅裝裱后精美畫框
掛在歲月腦海的走廊上
我從它面前走過、駐足、凝望
思量、遐想
好像我也老了
時間的沙漠上跋涉了很久很久
目光盯著地面,再抬頭看
身邊走過的人,都是陌生的面孔
◎我記住這一個晚上
文/黃玉龍
我記住這一個晚上
月亮是圓的
如果信念的顏色
與夢中的顏色一致
那是中國紅
五星紅旗,紅色旗袍
映紅機場
歌唱祖國的歌聲夜空蕩漾
心一直沒有涼
遠方的家始終溫暖如春
如箭的心
穿過黑色的夜
雙腳穩(wěn)穩(wěn)踏上故鄉(xiāng)的土地
熱淚
交相輝映
盼歸
是你的心愿
也是我的心愿
更是,祖國的心愿
和那,億萬中國人民的心愿
當一切成為現(xiàn)實
征途上的刀光劍影仿佛還在眼前
我們的后代
字里行間會看到濃墨重彩的較量
和今夜深圳,寶安機場的歡騰
◎東京跳臺上的五星紅旗光彩奪目
文/黃玉龍
驕傲地目視國旗上升,那一刻
我的心隨你一同飛躍
全紅蟬,懸崖峭壁上一只雄鷹
打開臂膀
縱身魚躍,翻騰
向大海般湛藍的水面沖去
風,為你傾倒
時間還沒來得及反應,你
一束耀眼的光一柄閃亮的劍
驚嘆不已魔幻般的動作后刺向水面
高高跳臺的邊緣,成功與失敗的原點
強弩上一只疾飛的箭
勇猛的魚鷹猛然扎向水中的目標
誰都不敢眨一眨眼睛從而錯過
摘冠對決的精彩片刻
寒冬酷暑
千百個晝夜鍛打的鋼釬
像淬火時入水
恰到好處把握控制
沒有第二次
驚人一現(xiàn)的輝煌
枯燥無味的訓練中千百次傷病的換取
大鵬展翅的剎那
是拋灑無數(shù)滴眼淚與血汗的奠基
平日里咬牙咽下的”堅持“綻放異彩
時時刻刻你都是從低處走向高處
再絕然拋棄高處風光
縱身躍人低谷。反反復復
只有微笑昂首
一步一步走向生命中的高臺
盡情一展自己的絕技
不需要身邊怒放的廉價水花
為了悄無聲息
“壓水花”技壓群芳一池
掌聲托起國旗
你把懷疑的眼神里每一個問號
用你的實力和智慧你的頑強與毅力
在奧運賽場上縱身的那一秒
慢慢拉成
驚世的感嘆號
空氣凝固,蛟龍無聲無息落入水底
震憾了世界目光,火山爆發(fā)一樣的驚呼
振聾發(fā)聵。人們歡騰雀躍
在東京,世界記下了
中國人競技體育的跳水精彩片斷
◎國旗
文/黃玉龍
五星紅旗下長大的我
右手
曾高舉過頭頂常常向著國旗
虔誠的行少先隊員的禮
陽光下,那向日葵一般的笑臉
半個多世紀的風霜雪雨
日曬月照,鬢發(fā)斑白
歲月的刀
毫不留刻下
滿臉皺紋
我知道這面旗紅色的源頭,深知
五顆金光燦爛五星的來歷
回望歲月的時候
無數(shù)次,這面旗幟的升起
激動的淚花常打濕胸襟
每年金秋
我的眸子都在漲潮時,向著遠方
掛起風帆
心和祖國一道
乘風破浪
行將老去時,卻被注入了動情的針劑
十個月大
還不會語言表達的孫女
只要聽到你問,五星紅旗在哪
她準會,隨時在懷中轉(zhuǎn)動著身軀
用激動的眼神用手指向
家中門廳旁插著的五星紅旗
噢噢叫著,一定要把旗幟拿在手中
開心地搖著晃著
樂此不彼
那一天,和爺爺一起玩
她突然驚喜的看見
爺爺腰中的皮帶頭是鮮艷的五星紅旗圖案
如同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
她快樂叫著,隨即把手指向門廳旁的那面墻
至此以后
只要和爺爺在一起玩耍
她必定要去看皮帶頭上的國旗
然后,用眼神和她的心語告訴他人
這就是掛在那里的國旗
◎又一次走進橫山
文/黃玉龍
大巴行進在江東丘陵地的柏油道
綿綿秋雨山巒間纏繞
我擦去車窗玻璃上薄薄霧氣
雨中翠綠掛在眼前
橫山
綿亙在蘇皖的崇山峻嶺中
青石鋪就的山道
背陰地長出絨絨的青苔
我們一行撐著傘雨中前行
拾階而上,群山環(huán)抱中
抗日英雄紀念碑直插雨霧
青山默哀松濤在哽咽
第一次雨中緬懷先烈
掛在面龐的是雨水還是淚水
也許都有
緩緩繞碑一周
輕撫當年硝煙彌漫的戰(zhàn)場浮雕
殺喊聲伴著號角猶在耳畔
年輕姑娘充滿深情的講解
像雨滴敲打心頭
山巒疊翠一望無垠
一腔救亡圖存的熱血噴灑山川
倒下去的身影
光耀在時空的記憶里
多少年輕的新四軍戰(zhàn)士在此長眠
碑文上沒有,我們
永遠也都不知道他們的姓名
◎流浪貓
文/黃玉龍
家里養(yǎng)了一只八哥,還有
一只葵花鸚鵡
它們天天待在籠子里
吃飽喝足,望著窗外的天空
冬日的江南薄薄積雪
偶爾,枝頭歇息幾只覓食的小鳥
窗內(nèi)陽臺上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八哥鸚鵡歡叫
我找來了一只篩扁,放上小米置放窗外
為了冬天里的小鳥不再流浪
再也沒有看見美麗的鳥兒飛來
有一天午后,八哥突然拼命哀叫
鋼絲籠里的鸚鵡上竄下跳
我從沙發(fā)上午睡的夢里驚醒
一只饑餓的流浪貓
瞪著銅鈴般的眼睛伏在篩扁上
黃澄澄的小米,白絨絨的毛色
黑色坡璃球似的眼睛,死死盯著
陽臺籠子中的八哥和鸚鵡
眼前的一幕伴著西斜的夕陽
門窗緊閉的鋼筋混凝土構(gòu)筑的屋內(nèi)
還有一個似醒非醒的人
黃玉龍,安徽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記實文學研究會會員…作品曾在《人民日報》《環(huán)球人物》《星星》《詩歌月刊》《清明》《天津文學》《中國詩界》《中華文學》《長江從刊》《作家報》等眾多報刊刊發(fā)。曾獲《人民文學》優(yōu)秀征文獎,首屆中國網(wǎng)絡詩歌詩詞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全國詩歌詩詞征稿大賽詩歌金獎(唯一),第四屆、第五屆“中外詩歌散文邀請賽”一等獎等數(shù)十個全國性詩歌大賽獎項及2019年度中國網(wǎng)絡作家獎和第七屆墨西哥傳統(tǒng)國際詩歌節(jié)世界文學空間提名獎等。作品入選40多部國家出版社合集年鑒,個人創(chuàng)作辭條入編《中國作家書畫家百科大辭典》《中國文藝風采人物辭?!贰缎轮袊呤苣晡乃嚸颐洹返?。
責任編輯:楊博 沈彤
新聞熱線:021-61318509
注:本網(wǎng)發(fā)表的所有內(nèi)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凡本網(wǎng)轉(zhuǎn)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文件資料,版權(quán)歸版權(quán)所有人所有。

掃一掃上 海文藝網(wǎng)

掃一掃 上海文藝網(wǎng)微信
上海文藝網(wǎng)客戶端
上海文藝網(wǎng)手機
文藝電臺客戶端下載